新闻详情

北京:反诈这一课 老年人防诈攻略上线

来源:环球网 时间:2022-10-10

10月4日,恰逢重阳佳节,由北京市反诈中心指导,环球网发起的《反诈这一课》反诈科普视频栏目第一期正式上线,本期主题为“老年人防诈攻略”, 聚焦老年人诈骗,帮助老年人增强法治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,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,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。

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反诈民警王佳、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、合伙人沈宗斌、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主办律师杨贺辉出席本期栏目,共同讨论老年人诈骗案例和骗术分析,分享老年人反诈经验,为老年人财产安全筑牢精神安全墙。王警官介绍称,近年来公安机关在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中发现,针对老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主要包括网络交友“黄昏恋”诈骗、冒充公检法机关诈骗、投资理财类诈骗、保健品养生类诈骗等。

在网络交友“黄昏恋”诈骗案件中,公安机关发现,这种类型的诈骗通常是针对60岁左右的男性或者女性,且女性的发生概率要高于男性,骗子一般是老年人通过相亲网站或者社交平台结识的陌生人。

“我们朝阳区前几天发生过一起案例,受害人是一名60岁左右的女性,通过网络交友平台认识了一位自称是美籍华人的骗子,对方表示自己过去的经历遭受了很多打击,于是希望找一位中国传统的女性过稳定生活,并提出可以邮寄几十万美元现金给受害人,希望受害人可以在中国买一套两个人一起生活的房子,他处理完美国的工作后就会到中国和受害人共度余生。在此期间骗子称自己工作碰到了困难,钱被法院冻结了,要求受害人帮孩子购买回国的机票,并希望受害人能够帮他缴纳保证金、解冻费以及几十万美金的税费等,缴纳完钱就会邮寄给受害人。”王警官说道。

王警官提醒道,“网络交友不可怕,但是那些没见过面就跟你谈钱的一定有诈!希望老年人能够对网上结识的陌生人提高警惕。”

另外,以冒充公检法机关诈骗为例,实际上冒充公检法机关诈骗是较为陈旧和经常发生的诈骗手段,但是也会不断迭代更新。比如骗子冒充疾控中心一步步引导受害人,诓骗受害人涉及洗钱案件等,要求受害人在指定的视频APP进行视频通话,接受公安局网上笔录调查,进而对受害人进行洗脑诈骗。

那么,老年人应该如何分辨真假公检法机关呢?王警官提醒道,现在很多诈骗手段并不会要求老年人直接去银行汇款转账,而是会直接盗刷老年人银行卡。“大家一定记住,视频会议的共享屏幕功能非常危险,一旦双方开启共享屏幕,对方完全可以看到你输入的密码和短信验证码。此外,大家要牢记,公安局的电话不会被任何一个部门转接,也不会网上办案或做笔录。有的骗子还会做一份通缉令对老百姓进行诈骗,大家要记住,公安机关在抓在逃人员之前,绝对不会给他看通缉令。最后,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,公安机关是不会以任何理由让老百姓操作自己银行卡信息的。”

如果老年人被电信网络诈骗怎么办?王警官表示,一定要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,然后要告诉接警人员骗子的银行账号,公安机关的反诈中心会立刻启动紧急止付工作,把骗子的银行账户冻结住。

当诈骗事实一旦发生时,老年人也可以从法律的角度合法维护自己的权益。对此,杨律师称,受害者首先要及时报警止损,其次要注意收集和保留证据,比如微信聊天的记录,屏幕共享的记录这些都会帮助后期的案件侦破工作。在公安机关立案之后进入刑事侦查,如果抓到了犯罪分子进行审判,可以通过退赃退赔的程序来挽回受害者的经济损失。

同时,沈律师提醒老年人在投资前一定要三思而行。“投资理财之前要做好几件事情,第一,要索要公司的基本信息,书面或者是文字材料,索要投资协议,然后带回家中; 第二,一定要针对公司提供的这些信息进行确认核实,有条件的话可以到公司的办公地点现场拜访,利用公司提供的电话号码进行核实; 第三,一定要对投资协议的主要条款认真核实确认,包括双方的权利义务条款,责任承担条款,还有投资项目的内容等条款,以防上当受骗。投资有风险,希望大家务必谨慎。”

为预防诈骗,公安机关总结了一个“三不一多”原则:未知链接不点击,陌生来电不轻信,个人信息不透露,转账汇款多核实。